文明校園
資訊詳情
前事不忘,砥礪而行--“行走的思政課堂”第二季
來源:
發(fā)布時間:
2024-12-10 21:16
課本里描述著世間萬物,世間萬物皆是行走的課堂。12月1日,承德市第二中學“行走的思政課堂”第二季——圓明園、清華大學之行。高二年級部分師生和學生家長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通過親見歷史遺跡,游覽學術圣地,激發(fā)學生更強大的內驅力,從而為自己,為父母,為母校,為祖國立宏志,建新功。
于清晨的微光中,同學們踏上了學習之旅。隨行的歷史老師聲情并茂地為同學們描述圓明園從興建到毀滅的過程,同學們?yōu)槲奈锪魇П粴Ф?、為民族危亡之恥而悲憤。政治老師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講述歷史之殤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同學們?yōu)橹袊饨ń洕穆浜笈c封閉唏噓不已,為西方殖民文化對東方文明的野蠻破壞扼腕嘆息。
與歷史對話
盡管同學們通過課本學習了圓明園相關歷史知識,可是當同學們走進圓明園,還是被其斷壁殘垣的滄桑深深震撼。一園融古今,一石載春秋。當同學們踏入這片曾經輝煌無比而如今只剩殘垣斷壁的土地時,內心不禁涌起一半驚艷,一半嘆息的復雜情感。
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同學們再次觸摸到那段沉痛卻又不能忘卻的歷史。從而在心中種下傳承與弘揚優(yōu)秀文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種子。
同學們在這片廢墟上,用相機記錄歷史留下的痕跡,不僅收獲了知識,更收獲了成長的力量。
與自己對話
漫步清華園,同學們用腳步丈量百年學府的每一處角落,清華路、校史館、教學樓,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里曾是無數文人墨客吟詩作畫、暢談理想的地方,同學們站在這里感受著那份獨特的文化氣息,仿佛穿越時空,與歷史上的杰出人物進行了一場心靈的對話。沉浸式體驗清華精神的內涵。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同學們穿上博士服,站在清華大學主校門合影留念。希望有一天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仰望的星空映照進現實,一如這個冬日的午后,燦爛的笑靨,最美的年華!
與未來對話
活動結束,同學們紛紛議論著自己在圓明園、清華園里的所見所聞,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圓明園的歷史變革,無與倫比的建筑風格,讓同學們深入思考了國家興亡與個人責任的關系;清華大學百年學府的文化底蘊和學術氛圍,讓同學們感受到了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并以此砥礪品格,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行有所思,走有所獲,觀有所感,歸有所成。行走的思政課堂,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望,更是面向未來的啟航。
下一頁
下一頁